融媒赏析 | 短视频《新加坡的郑和宝船》
2018-12-07

编者按:《习近平讲故事》短视频以人民日报社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为基础,通过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再创作,对文字故事进行了可视化再现。

15世纪初,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扬帆远航,多次到访新加坡。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中,“体势巍然”的宝船,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邀您一起观看《习近平讲故事》短视频第一季第五集《新加坡的郑和宝船》。

在距今600多年前的15世纪初,一支由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从中国太仓的刘家港起锚,历时28年,先后7次,由海路造访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便是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

郑和

郑和的远航船队包括240多艘海船,2万多名士兵和船员。据史料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换算下来,船长为125米,宽50米,吃水9米,排水量17000余吨。

在新加坡圣淘沙岛的新加坡海事博物馆里,就有一艘按原尺寸恢复的郑和宝船。宝船足有三层楼高,雄伟异常。在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哥伦布舰队的旗舰(长25.9米)不过是“一叶扁舟”。

尽管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郑和下西洋却不是为了侵占掠夺他国,而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和平使者”。郑和七下西洋,对所有国家民族都以礼相待、平等交往,促进贸易往来,带去大量的丝绸、瓷器等中国商品,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珠宝等货物,受到所到国家人民的广泛欢迎。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在访问新加坡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讲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深情地表达了中新两国“人缘相亲”的情谊,也寄寓共同书写“历史新篇章”的期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多次用这句充满哲理的话描述中国同多个国家的友好关系,阐述“万里尚为邻”的和平发展观。纵使千山万水阻隔,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只要国与国之间共同促和平、谋发展,就可以成为平等互利、友好交往的好伙伴。(《习近平讲故事》短视频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上一篇: 公司承建安顺日报中央厨房斩获多个媒体融合奖项
下一篇: 融媒赏析 | 短视频《心中的鼓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