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赏析 | 短视频《四知拒金》
2018-12-04

编者按:《习近平讲故事》短视频以人民日报社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为基础,通过新媒体、新技术进行再创作,对文字故事进行了可视化再现。

可视化表达的优点是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所谓“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这8个字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宣帝纪》,意思是官吏们不能廉洁自律,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廉政故事,今天邀您一起观看的《四知拒金》,是《习近平讲故事》短视频第一季第二集,讲述的是东汉名臣杨震的故事。

历史上,曾有位被称为“四知太守”的官员,这就是东汉名臣——杨震。

0 (3)

杨震调任东莱郡太守时,一日路过昌邑县,还未入城就看到一人迎来,口喊:“恩师!”杨震认出,这人是自己曾举荐过的茂才——王密,而今,他已经成了昌邑县令。

晚上,旅途劳顿的杨震正打算休息,学生王密前来求见。王密一进门,先站在门口细细观察了一番,确认室内只有杨震一人之后,便走上前来,从怀中取出一个装有十斤金子的匣子,双手奉上,送给恩师聊表寸心。杨震断然拒绝。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却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呢?”听到恩师这番教诲,王密羞愧而去。

后人褒扬这种为官清正、不受贿赂的高风亮节,而建“四知堂”。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有了觉悟,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他讲述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正是为了说明觉悟对一个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重要意义。有觉悟方能辨是非、明公私;有觉悟方能养正气、祛邪气。

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习近平一直所强调的,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鲜明提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我,继承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习近平讲故事》短视频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上一篇: 融媒赏析 | 短视频《贫困马克思写就<资本论>》
下一篇: 融媒赏析 | 短视频《半条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