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厨房,从这里出发
2017-05-19

2017年5月4日,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全体员工搬离原办公地址人民日报单身公寓15号楼3层,告别在这里奋斗过的1155个日日夜夜,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29层将成为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家。自2014年3月6日注册成立以来,公司从最初的两三名员工发展到如今的205名员工,不断壮大的数字,代表的不只是创业路上一路前行的同行者,也是媒体融合发展道路上恰逢其时的创新之势。在这个乔迁新址的日子里,我们用照片回忆往昔,纪念15号楼里的创业故事。

我们坚定,因为不忘初心执着前行;我们不悔,因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我们自豪,因为肩负使命重新出发。

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人民日报社单身公寓15号楼的3层,是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办公地点。一到夏天,15号楼就会被郁郁葱葱的爬山虎包围着,阳光洒下来的午后,仿佛是一场与世外桃源的邂逅。

在这里,几间环境简陋的单身宿舍成为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创业之初的办公场所。有人形容说:这是21世纪的人,在20世纪的环境里面,规划着媒体行业通向下一个世纪的道路。根据第一批入职的老员工回忆,15号楼艰苦的工作环境,纷纷被前来应聘的面试者“不看好”,简陋的工作环境也成为15号楼被面试者pass的主要原因。叶蓁蓁、何炜、陈川、冯钰茜、王洋、李天行、刘卓、李冰、王盈、李建平、何轶骢……这些第一批加入公司的员工,在15号楼里,用无怨无悔的青春书写着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的创业故事。

15号楼年代久远,一段发生在2015年8月7日的“漏雨事件”让单位的老员工记忆犹新,因为受到冰雹和大雨强力冲击导致315办公室屋顶严重损坏,冰雹和雨水在办公室蔓延,被雨水浸透的房屋碎片散落满地,办公室的同事们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全力抢修,保证了公司所有办公室的用电安全和人身安全。

据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办公室主任冯钰茜回忆:“‘307室’,是公司初创时的第一间办公室,当时的名字还不是办公室,叫‘综合部’,是公司的第一个部门。为了节约开支,刷墙的涂料是自己去宜家买的,办公家具是从二手市场淘来的。”这些经济实用成色新的家当成为了当时办公室的第一批“元老”物品。还有三个贴在走廊墙上的公示栏,是当时综合部的同事利用废旧的空纸箱、A4纸和图钉手工制作而成的。“这3年来我们所有的文件都是在这里发布的。”仔细看看这公示栏上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图钉痕迹,节俭办公的理念渗透在公司创业初期的点点滴滴之中,时光匆匆,一眨眼这三个公示栏也陪伴着15号楼的同事走过了3个年头。

就在这里,2014年上半年,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叶蓁蓁完成了团队的组建,并通过在国内外各类媒体的调研,形成了初步的技术实施方案。 

也就在这里,为积极响应中央媒体融合的号召,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项目于2014年10月正式立项,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规划、设计、建设。

紧张的筹备建设,不忘营造家的温暖气息,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把15号楼的奋斗当成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归属。这是媒体技术公司的第一个新年,50多名公司员工通过书写福字和春联,用美好的祝愿为公司新的一年迎春纳福。

一面贴满“福”字的“中国红”墙显得格外醒目,这是朝气蓬勃的创业人为公司未来发展送上美好的祝福,也是每一个创业人心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拼搏精神。

在保障两会运行的紧张时刻,2015年3月6日,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迎来了成立1周年的生日,叶蓁蓁总经理用“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来形容在场56名员工和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的相遇,把公司1周岁的生日形容为“芽诞”,鼓励在工作岗位上以“5+2、白+黑”状态奋斗着的全体员工在公司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通过不懈努力让公司取得更辉煌的成就,度过萌芽发展时期的我们注定要成长为参天大树。随后,叶蓁蓁总经理和公司全体员工一同举杯庆祝1周年的成绩,并亲自切开生日蛋糕送到大家手里,场面温馨令人动容。

在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周年的日子里,111名全体员工在3层的走廊里庆祝2周年的生日,叶蓁蓁总经理用“全面建成,改革拓展”八个字概括了2016年的工作任务。全面建成即是全面建成“中央厨房”的空间平台、业务平台、技术平台,并在全面建成的情况下完成公司内部所有制的改革,鼓励大家积极拓展市场能力、提高销售额,用“一年一大步”肯定这一年来全体员工的工作表现。

每年3月6日的公司生日恰逢“两会”新闻报道的档期,这也注定了公司的生日会是每年工作最忙碌的时候,通宵达旦的讨论选题、确定稿件内容成了这一时期的常态。

对创业者来说,每一次纵身跳入时代的全新尝试无不带着痛苦和欢乐,经过两年多昼夜不停的奋斗、无数次修改优化方案的讨论、业务平台与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2016年12月《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运行方案》正式通过。2017年1月4日,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空间平台,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前正式亮相。

时间走到2017年5月4日,人民日报社单身公寓15号楼3层的工作人员已全部搬至新媒体大厦办公,原本在这栋楼里热热闹闹的工作场景现在变得空空荡荡。再看一眼,那些陪伴着你走过3个多年头的房间,再听一遍,那窗外枝丫上前来报晓的鸟鸣声……郁郁葱葱的爬山虎、每天签到的打卡机、昏黄的灯光走廊、绿色的木漆门、贴满“福”字的墙壁、干干净净的地板、员工的集体生日会、加班时同事带来的爱心餐、铁门上“最后走的员工,请留心锁门”的温馨提示……闭上眼睛回想着,这一幕幕场景仿佛发生在昨天。15号楼,还未离开,就开始想念。

我们曾经按下的快门键,像是夜空中晶莹闪烁的星光,一张张照片不只纪录着15号楼里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更是用光阴的故事纪录着我们的时代。很多人之所以能成功,便是因为选择了那条更难走的路。人民日报社单身公寓15号楼,我们从这里出发!



上一篇: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应邀参加美国新闻设计协会年会
下一篇: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获“最具影响力媒介融合平台”奖